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山西农大出了个“蘑菇王子”
浏览数:195

江利斌(左二),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大四学生。

  初夏的清晨,微风拂过脸颊,漫步在林木茂密的校园里,听着鸟鸣,闻着花香,心情顿时清爽了许多。

  但江利斌却没有时间来驻足感受这份愉悦,北京载誉归来后,各种活动让他疏忽了近在迟尺的这些景色,趁着难得的空闲,他早早起身,穿过美丽的校园,前往东北方向,那里是他倾注了4年心血的蘑菇大棚。

  江利斌,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大四学生。四年来,他带动15名同学一起创业,成为山西农大小有名气的“蘑菇王子”;依靠自己所学,他带领家乡的乡亲们种植核桃脱贫致富,被称为“核桃大王”。今年5月,在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的评选活动中,江利斌的创业精神打动了每一个人,成为了我省“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”第一人。

  A 大一创业四年建起五座大棚

  时间:5月9日上午

  地点:山西农大外杨家庄村蘑菇大棚

  在农大东北角,一块约八亩的农田上,一溜儿建起五座大棚,一、二、三号大棚是蘑菇种植棚,四、五号大棚是培养棚,在一号棚和三号棚中间,是“生产工区”,一人多高的灭菌锅炉是江利斌和师兄弟们用砖头一块一块垒砌的,“它保证了食用菌的品质。”江利斌指着这座其貌不扬的火炉说道。锅炉背后便是料场,尽管四五月份已经到了这一季种植的尾声,但培养料依然高高地堆在料场上,“五个大棚,一共要准备70吨培养料,加上水就是210吨,要用铁锹反复翻动四次进行搅拌,然后分装成七万袋菌棒,再搬动五次,工作量可想而知。”说起创业的艰辛,江利斌很是感慨,“经常是一身汗、一身土,***后就成了一身泥。”

  记者走进位于“工区”南面的一号大棚看到,这里有七八十米长、五六米宽,整整齐齐码放着十几排菌棒,菌棒顶端长满了灰白色的平菇,******的一块有巴掌大。“2010年我考入山西农大,军训后参加了一位学长主讲的创业报告会,并参观了他的大棚。”说起与蘑菇的第一次结缘,江利斌至今难忘,“我记得那是一个傍晚,大棚里亮着灯,一进大棚,一排排蘑菇齐刷刷的出现在眼前。当时,我就蒙了。”

  心里有了亮光的感觉后,江利斌便一头扎进种植蘑菇创业的队伍,每天除了上课,课余时间与节假日,他就奔波于蘑菇大棚和市场之间,“每天起早贪黑,去大棚采好蘑菇,拉草帘,往饭店送蘑菇,中午通风,拌料,烧锅炉,接种,宿舍的同学不知道我几点离开的,要见到我就得到晚上9点半之后。”为了打开市场,江利斌推着自行车,怀揣学生证一家一家敲开学校周围饭店的门,推广自种的蘑菇,“品牌全是靠喊出来的。”常年的风吹日晒,让学校的门卫误以为他是菜贩子,好几次被拦在了校门外。因为蘑菇的种植季是跨年的,而每年春节又是销售旺季,需要有人看管大棚,所以连续三年,江利斌都是就着方便面过年,“确实累、确实苦,也确实脏。”“蘑菇讲究时令,需要保鲜。”几年的摸爬滚打,让江利斌思考着如何才能种植更加经济的作物,听了学校老师的讲课后,黑木耳进入他的视野,“黑木耳可以做成干货,便于储存。”农大常明昌教授编写的《食用菌栽培种》中的一句“河南省卢氏县伏牛牌黑木耳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。”让他选定了河南卢氏这个豫西北的小县城。

  2012年春天,就在学校开学的那一天,当别的同学依依不舍地告别家人来到学校时,江利斌却独身一人踏上了南下的列车。因为黑木耳效益不好,卢氏大多数农户都开始种植香菇。“我当时就想既然来了就好好学一学。”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后,他来到了一个名叫庙台的地方,走进了一户农家,说明来意后,那户农家带领江利斌参观了自家的大棚,随后的十几天,江利斌同那户人家一起吃住,一起拌料、装袋、灭菌、接种等,初步掌握了香菇的栽培流程和先进的技术。“要想成功首先是解决技术问题,踏踏实实地生产出好产品。”5月9日,记者跟随江利斌穿过一个低矮的土洞,进入三号大棚,扑面而来的便是一股热浪,这里面种的全是香菇,一排排木架子上摆满了菌棒,上面插着自制的加湿设备。“其次是管理,管理不好也失败。”江利斌说。在他的带动下,15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师兄弟相继加入了创业团队,有农学、有经贸,还有动科、园艺……在艰苦的条件下,他们都坚持了下来。“二哥(江利斌),不论是对蘑菇种植还是对市场都有股钻研劲儿,他的技术相当好,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”今年大三的学生刘晓钢告诉记者。

  四年来,借助学校鼓励创业的政策,江利斌团队的大棚由一个扩建成五个,年产量达70多吨,全年毛收益40多万元,学校周边99%的饭店成了他们的客户。

    B 带领乡亲成立核桃专业合作社

  时间:5月12日下午

  地点:黎城县北委泉村

  江利斌的家乡在黎城县西井镇北委泉村,这里是一个大山环抱的小山村。5月12日,记者跟随江利斌的父亲江苏旺一起上山,环绕村庄的山上有五条沟,都有江利斌种植的5000多棵核桃树。江苏旺带记者前往的第一条沟,叫藏龙洞沟,位于他2002年承包的一片荒山上。“因为家庭贫寒,从小便跟随父母奔波于山坡沟壑,13岁时就上山采野生连翘。”江利斌说,劳动的艰辛,让他曾经萌发出各种改变命运的想法。2008年高考失利后,江利斌前往天津打工,坎坷的打工经历让他明白了两件事情,第一是没有知识、没有技术将寸步难行,第二就是家乡漫山遍野、毫无经济价值的核桃楸子,可以嫁接成具有经济效益的麻核桃和食用核桃,变废为宝。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,回到黎城后,江利斌一边拜邻村一位70岁果树高手为师,学习果树的嫁接,一边拿起书本走进教室,准备报考农业大学。

  记者跟随江苏旺跋涉约一小时后,终于抵达目的地。这里坡度极陡,山沟尽头的红色山体被“削”得齐齐的直插云霄,沟里散落着江利斌嫁接的麻核桃树。“每年4月枝接,6月芽接,每个周末利斌都会回家,一株一株地去嫁接。”江苏旺说。记者看到有的枝桠上还封着蜡,那是为了防寒保暖,有的枝桠撑着Y形枝条,那是防止大风把树苗吹倒。“每年暑假,利斌都会回来住十几天,每天早晨6点多就出门,背上工具,带上干粮,上山去营务那些树苗,掰芽、嫁接,一走就是一整天,晚上天都黑了还不回家。山上没事的时候,他就去太行山上寻找优质核桃苗。”说起儿子,江苏旺又心疼又高兴,起初他并不同意儿子回乡创业,但随着江利斌的事业有了起色,他也改变了初衷,开始帮儿子修剪树苗。

  几年下来,江利斌的核桃园由一条沟变成了5条沟,树木也达到5000多棵。2013年2月,江利斌和村里的5户农民成立了黎城县“绿翼”核桃专业合作社,今年,合作社成员扩大到十五六户,年收入也有几万元。

  合作社的办公场所是租来的民房,墙上挂满了核桃种植技术的宣传画,而在办公桌上,摆放着江利斌采集回来的麻核桃样本。

  ○对话

  回家乡去要做一个新时代的种地人

  山西晚报:听说你上大学时和村长有个约定?

  江利斌:上学前,村长付宏伟告诫我,一定要学好有用的、切合实际的知识,学有所用,建设农村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约定,我在入学前就规划好了自己的人生,踏踏实实地学习好果树方面的知识,学习一门实实在在的技术,一门适合自己、适合农村发展的技术。

  山西晚报:在创业过程中,遇到过不理解的情况吗?

  江利斌:大一时,当我和同学们谈到自己的理想时,曾有人送我4个字——前途无“亮”,当时我就心想,无“亮”就无“亮”吧,要想成功就必须努力,用时间和实际行动来证明。当时,我没有气馁,更多是感谢,让我能够坚持干我该干的事情。

  山西晚报:毕业后,你有什么打算?

  江利斌:回家乡去,做一个新时代的种地人,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。回乡后打算再注册一个食用菌方面的合作社,把核桃和蘑菇结合起来,核桃生长周期长、蘑菇40天就能采收,夏天种核桃,冬天种蘑菇,核桃修剪的枝条可作为发展蘑菇的原材料,而蘑菇的废料又是核桃树的生长肥料。

  山西晚报:如何让乡亲们相信一个毛头小伙子能够带动他们致富?

  江利斌:先把这两个示范园区搞起来,让别人看看如何生产,我已经做好了可预期风险的应对措施,慢慢往前走。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。

  ○记者手记

  他回答了土地谁来种的问题

  那是一双长满老茧的手,黝黑的手指比同龄人粗壮了许多……记者第一次见到江利斌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那双与年龄不符的手。“今年‘条件好了’,老茧也平了,手也白了许多。”江利斌笑着说。

  这几年来,江利斌奔波在学校的蘑菇大棚、家乡的核桃林之间,裹着指套装菌棒,拿着铁锹翻料,拨开荆棘为树苗嫁接,江利斌没有像同龄人一样享受安逸的学生时代,享受校园的美景,而是一股脑投入到创业的路子上。

  正如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滑云龙所说,江利斌是学生创业团队的代表,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代表,回答了土地谁来种的问题,他是一个导向,能够引领有知识的年轻人,带动家乡农民致富,有着非常好的代表意义。